涂口红时不小心蹭到领口,粉底沾到衣袖上洗不净……这些化妆品污渍的顽固,让不少人对衣物防污性能充满期待。在纺检,可以通过标准化测试,为纺织品防化妆品类污渍性能提供科学评估。今天就依据专业测试规程,带大家拆解纺织品防化妆品污渍(化粧品汚れの防汚性)测试的全过程。
一、测试环境
测试的第一步,是营造稳定的“试验场”。整个测试需在温度20±2℃、相对湿度65±4%的标准环境中进行。为什么环境要如此严格?因为温湿度会影响化妆品污渍的附着状态和纺织品的吸附能力——温度过高可能让油脂类污渍融化渗透,湿度过大则可能改变纺织品的吸水性,只有统一环境标准,才能确保测试结果的准确性和可比性。
二、污渍制备
测试用化妆品污渍均按照标准方法制备,精准控制用量,还原日常使用中的真实污染程度。目前重点测试两类常见污渍:粉底类污渍和口红类污渍。
制备时将化妆品均匀附着在测试载体上,并精准控制化妆品在载体表面的附着量。这参考了日常化妆的常规用量,既不会因用量过多导致“过度测试”,也不会因用量太少无法体现防污效果。
三、测试步骤
测试过程严格复刻“污渍附着→放置→洗涤”的真实场景,每一步都有明确规范:
- 污渍附着:模拟日常摩擦污染
粉底类:将涂有粉底的载体固定在测试设备上,让纺织品试样与载体接触,以一定荷重(相当于手指轻按衣物的力度)进行往复摩擦,使粉底均匀附着在纺织品表面。
口红类:与粉底测试不同,口红污渍通过“旋转摩擦”附着——将涂有口红的载体与纺织品接触后,在一定荷重下旋转90°再复位,还原口红蹭到衣物时的扭转摩擦动作。
- 静置等待:让污渍“充分渗透”
污渍附着后,需将纺织品试样在标准环境中放置1小时。这一步是为了模拟日常污渍附着后,没有立即清洗的间隔时间,让化妆品中的油脂、色素等成分有足够时间渗透到纺织品纤维中,更贴近实际使用中的“污渍老化”情况。
- 标准洗涤:检验“去污能力”
静置后,按照标准方法进行洗涤——这是模拟家用洗衣机常规洗涤程序的标准化流程,包括固定水温、洗涤时间和洗涤剂用量。通过统一洗涤条件,排除洗涤方式差异对结果的影响,专注评估纺织品本身的防污(即减少污渍渗透、便于洗涤)性能。
四、结果判定
测试的核心是通过“色差对比”评估防污效果。我们会将洗涤后的试样与未污染的空白试样对比,参照标准沾色样卡,对两者的色差差异进行等级判定,等级越高,说明洗涤后残留的污渍越少,防污性能越好。
五、第三方检测:让防污性能“看得见、比得了”
纺织品防化妆品污渍测试,本质是通过标准化流程,将“防污好不好”的主观感受转化为可量化的客观数据。从环境控制到污渍制备,从摩擦附着到洗涤判定,每一个细节的严谨性,都决定了测试结果的可靠性。
如果您是纺织品企业需要优化防污性能,或是想了解某款衣物的真实防污能力,欢迎联系我们。第三方检测的价值,正在于用专业数据为纺织品品质“把关”,让每一件衣物都能更从容地应对日常化妆品污渍的挑战。